语言是文明的脉络,是连接乡土与世界的精神纽带。2025年7月5日至8月,音乐学院“青春筑梦团队”的苏嘉慧、仝恩惠、张玉鑫、梁力泉、李东钰、程宇欣、刘彤瑜、车锦辉走进义棠镇旺村,开展了以“推普进村传雅韵,通语聚爱暖民心”为主题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们化身为“语言转译使者”,邀请村中老人用方言讲述乡土传说,再以普通话同步阐释。当方言俚语转变为规范表达时,青少年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故事的好奇,更是对语言多元性的认知启蒙。这种“方言原声 + 普通话释义”的创新模式,既保留了地域文化的原真性,又消除了代际沟通的障碍。
活动中,团队深切体会到普通话对乡村生活的实际意义——老人凭借它理解医保政策,青少年们依靠它接触线上教育。当炊烟袅袅中的乡音与琅琅书声般的普通话在义棠镇旺村交织共鸣,实践团队用语言之笔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温情的一笔。推广普通话并非消除乡音,而是让多元表达在同一片土地上绽放光彩。
这场活动是对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践行,也点燃了持续赋能乡村发展的星星之火,期待更多青年学子加入这场用语言丈量中国乡土的“青春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