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在音乐学院弘艺楼小剧场内进行了思政音乐会的第二次节目审查。音乐学院院长赵林春、党总支书记李运芝、院长助理张甜、声乐教研室主任郭日斌与器乐教研室主任郭亚昊,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把关这场用音乐诉说思政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独特演绎。
舞台上,经典旋律激昂奏响,小号以磅礴气势演绎《太行山上》,那尖锐的音色划破空气,瞬间将听众拉回那段热血抗战岁月;乐队奏响《红色娘子军》序曲,激昂节奏中满是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小提琴独奏《万泉河水清又清》,细腻弦音如潺潺流水,诉尽军民鱼水深情;钢琴版《黄河颂》用雄浑音符勾勒黄河奔涌、民族抗争之景;古筝弹奏《黄河》,独特音韵赋予母亲河别样豪迈;竹笛《拥军秧歌》欢快俏皮,满是拥军爱军的质朴情感;乐队二胡搭配合唱《我的祖国》,悠扬与激昂交织,唱出对祖国山河的挚爱。沂蒙山歌剧选段、《绣红旗》《红梅赞》歌曲串烧,将红色记忆串联,最后全场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之情澎湃满溢。
节目过后,领导们精准点评,为后续提升指明方向。院长赵林春聚焦表演性,指出舞台上部分演奏者肢体语言稍显生硬,情感抒发缺了几分感染力,未能完全融入曲目情境。比如在激昂乐段,动作幅度若更大胆、表情更投入,能让台下观众更易“入戏”,舞台张力会更强,演奏与表演融合,才能将音乐魅力最大化释放。
李运芝书记则深挖思政内涵,强调思政元素挖掘不能仅停于曲目浅层,要剖析每段旋律背后复杂历史脉络、人物故事,像《万泉河水清又清》蕴含的琼崖革命娘子军精神,深挖细节融入表演,从服装道具到演奏间隙旁白,全方位强化思政感染力,让观众不仅听曲,更能铭记历史、领悟精神。
这次节目审查如一场及时雨,让思政音乐会有了雕琢打磨的着力点。参演师生们收获满满,未来定当依循领导指引,在表演技艺、思政诠释双向发力,精铸一台既有艺术高度又具思想深度的思政音乐会,让红色旋律在校园奏响最强音,传承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