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舞蹈表演教研室期末教研会聚焦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

时间:2024-12-25     来源:音乐学院     阅读0

2024 年 12 月 25 日,舞蹈表演教研室期末教研会在艺术楼 207 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关乎舞蹈教学发展的重要研讨。会议由舞蹈教研室主任刘凯君主持,围绕舞蹈表演专业期末考试评课、下学期专场演出活动以及舞蹈比赛等关键议题有序展开。

首先,在对舞蹈表演专业期末考试的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深入剖析了考试中暴露的各类问题。大家普遍关注到不同风格舞蹈基础的规范性差异,提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在组合规范性以及学生肢体细节的把握不足。民族民间舞在课时分配、风格把握以及不同舞种教学上的优化方向,现代舞基础课虽有进步但仍有提升空间。同时,身韵教学中的柔性与刚性平衡、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元素配比、步伐组合训练、学生人数与教学细节的平衡、其他课程对民舞课程的影响以及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的教学内容与规范性等问题都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大三各门专业课的良好表现也得到了认可,为后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接着,刘凯君就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深刻见解。他指出规训身体是关键,尽管审美可因个人经验而呈现唯美、刚劲等不同风格,但功能性始终是基训的首要任务。他以复杂舞蹈动作在不同水平学生身上的呈现效果为例,生动地阐释了规范性对于学生能力展现和风格表达的不可或缺性。强调在规范性框架下,学生若表现不佳是能力提升问题;而若缺乏规范性,即便学生具备一定能力,也难以准确呈现舞蹈风格,为古典舞教学的侧重点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微信图片_20241225190335

最后,赵林春院长总结发言,在会议中高度肯定了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着重围绕中国古典舞教学的规范性这一核心要点展开深入指导。在基训课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各民族风格的训练要点。从把杆训练入手,明确了不同年级的训练目标和目的,以扶把站姿的 “三横一竖” 及单腿蹲等具体动作规范为例,强调了基础训练的严谨性。在软开度训练上,要求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达到最佳状态,将正确的规范性作为首要考量。针对把下控制和跳跃训练,院长指出细节决定成败,如跳跃时需注重蹲的蓄力和爆发,才能实现训练效果的精准提升。同时,还指出藏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风格完整性问题,包括舞姿、气息、形态、神态以及动作连贯性等方面的不足;对于现代舞教学,院长提出要加强训练性,精准把握元素训练,确保音乐选取与舞蹈组合紧密对应。督促教师要严格按照训练规则制定完善的授课计划,为舞蹈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针对下学期的专场演出,院长特别提到了2021级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与专升本的两场毕业晚会以及2022级结业专场晚会。强调2021级的两场毕业晚会要高度重视,精心挑选优质学生参与,从节目编排、舞台呈现到表演细节等各方面都要严格把关,全力以赴打造一台高质量、高水准的毕业晚会,以此提升学校舞蹈表演专业在业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学生们的大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展示学校舞蹈教学的优秀成果。

微信图片_20241225190339

在舞蹈比赛的议题上,院长提及了顶尖舞者、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中国舞蹈荷花奖等一系列专业性强、含金量高的比赛。鼓励老师们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专业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这些赛事。通过参与比赛,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竞技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舞台经验,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校争得荣誉,推进学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此次教研会议通过全面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为舞蹈教研室未来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全体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使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迈向新的高度,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舞蹈人才而不懈努力。

音乐学院刘凯君/报道

202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