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谈心谈话新技能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 音乐学院组织辅导员专题学习武汉大学李勤教授心理护航公益课

时间:2025-03-05     来源:音乐学院     阅读0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协同育人实效,2025年3月5日晚,音乐学院于集美楼523教室组织全体辅导员线上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的“百校心理护航公益课”:解锁辅导员谈心谈话新姿势,助力心理中心协同”。

微信图片_20250308215358

本次课程由武汉大学李勤教授主讲,首先李教授从“谈心谈话的重要性”、“当代学生的新特点新要求”、“辅导员面临的瓶颈与困境”“数字赋能体系的可能”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讲解。他强调,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共情和引导,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才能有效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同时,李勤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与心理中心协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微信图片_20250308215402

讲座结束后,音乐学院辅导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围绕讲座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党总支书记李运芝强调:此次交流聚焦谈心谈话的创新策略与心理中心的协同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在谈心谈话技巧上,应当注重倾听与共情,运用积极的沟通方式,营造安全信任的氛围,以挖掘学生深层心理问题。同时,与心理中心的协同至关重要,信息共享、专业支持、联合干预等协同机制,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希望大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持续提升自身能力,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党总支副书记张勇表示:此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与学生谈心谈话中的技术,如同为学生心理问题安装“解码器”,使谈话从传统的“问题聚焦”转向“资源挖掘”,帮助我们将碎片化谈心转化为系统性心理干预,在模拟宿舍矛盾场景中切实感受到“解构—重构—赋能”三阶工作法的科学性。未来工作中,需要将重点实践“情绪温度计”评估技术,积极运用“AI谈话模拟器”开展岗前演练,主动参与案例研讨,与心理教师建立“问题共研—策略共商—个案共管”的协同机制。

团委书记郜梦君谈到:在辅导员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谈心谈话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帮助学生构建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通过倾听、共情和开放式提问,我尝试以“意义建筑师”的姿态,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而非仅仅充当“问题修补匠”。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提升了谈心谈话的效果,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辅导员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辅导员李敏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需求日益多元,传统的谈心谈话模式面临挑战。我们需要解锁新姿势,从“说教者”到“倾听者”。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心声,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倾听、共情理解、开放式提问,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辅导员王倩称述:传统谈心谈话模式存在局限,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为此,我将积极探索新方式,一方面技术赋能,搭建线上平台,设置“树洞信箱”等功能,还通过短视频科普知识;另一方面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户外及社区主题活动,邀请朋辈导师参与。这些尝试收效良好,学生参与度提高,交流更深入,未来我也会持续探索。

辅导员田慧指出:这次的学习不仅为我提供了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更让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让我意识到谈心谈话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微信图片_20250308215405

音乐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次组织辅导员对 “百校心理护航公益课”的学习,是学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心理育人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学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谈心谈话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